中醫分類疾病原因有三大面向:(1)內傷、(2)外感、(3)不內外因。

.「內傷」是指五臟六腑的機能失調;

.「外感」是指身體受到細菌、病毒、風寒暑濕燥火等外來感染;

.「不內外因」是指車禍、肢體受到外力損害等。

以下就由內傷、外感兩方面來看虛性肥胖的問題。


●內傷:氣的通路不通或氣不足,宗營衛氣失衡



1.標準「過勞肥」類型-宗氣虛耗、心肺功能不足


症狀:

女性年過40,外型白胖,贅肉鬆軟,時常為家務與工作勞力勞心,外顯忙碌與勞累、走路或爬樓梯易喘、易流汗,時常胸悶、頭暈,吃得少也時常忙到吃不下,但體重卻不減反增,尤其腹部與大腿外側堆積脂肪,愈到傍晚,雙腿浮腫度愈大,屬於標準「過勞肥」類型。

心肺功能主控全身氣機推動,進而影響全身血與水的代謝。一旦宗氣不足,末梢循環不好,易在體內堆積代謝廢物,舊的代謝不走,新的代謝廢物持續產生,因此體內累積了一堆沒倒的垃圾,產生贅肉、水腫、血液濁度增加,代謝免疫病、心血管疾病伴隨而生。這種婦女朋友為數眾多,胖得冤枉。

再加以細分,除了水腫型過勞虛胖,另一種是過勞導致睡眠不好的皮膚色素沉澱型肥胖,此型不易虛胖但睡不好時臉色黯沉非常明顯,久之在四肢末梢(尤其下肢的小腿)及臉部兩頰、眼部四周容易出現色斑,很像老人斑。

原因出於身體過於疲勞,心肺宗氣不利,無法推動身體的代謝,尤其是身體的廢熱堆積在肝膽經循行之處,造成色素沉澱。

調治:

調理宗氣不足所衍生的兩種過勞肥胖,要著重「強心氣」,唯有增強心肺功能,幫助患者的身體能夠自動代謝廢熱,讓體內的垃圾藉由大小二便與排汗循環而出。

常用方劑有炙甘草湯加減方。色素沉澱型則另加丹參及三甲復脈湯。

藥茶配方則可選用東洋參3錢、炙甘草3錢、麥門冬5錢、五味子2錢、桂枝2錢,1200~1500cc的水量煮茶30分鐘,代替日常水分攝取。平時若易口乾舌燥或喉嚨痛者,可於茶飲配方中另加黃芩3錢。


2.營氣不足且腸胃功能差,小心喝水也會胖!


症狀:

胃口差、吃不太下、大便不通或進食後沒過多久就想上廁所、易腹瀉(類似大腸激躁症),一喝完水很快就想排便或排尿,便形較軟。肚臍至小腹間的皮膚溫度無論何時都低於其他部位,體白且水腫,觸之皮膚堅實,如氣球灌水狀。平日飲食喜好喝熱湯或冰品冷飲。

不論大便不通或易腹瀉,都屬於腸胃陽氣不足,須特別強化腸胃功能。患者喜歡喝熱湯,含鹽分、屬高滲透壓的湯湯水水容易滯留體內,使營氣弱而無法推動脾胃運化水分,更易水腫發胖。

另方面則因水分運化不均,因而感到口渴而攝取更多湯水,形成多餘且身體代謝不掉的水分,於是堆積在腸胃道附近的淋巴組織中,順勢與脂肪膠結,不僅惡性循環造成身體水腫,也造成腹部逐漸增大、小腿水腫變形。
詳情請參閱:



5種「虛胖體質」,怎麼瘦?(文章出處:康健雜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88z88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