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診斷學裡將疾病分為八大類:陰、陽、表、裏、虛、實、寒、熱 ,統稱八綱辨證。而且這八證是相互關係,例如:表陽且熱而裏卻是陰且寒,而同屬虛證裡,又再細分為氣虛與血虛,並且有兼證,如肺脾氣虛和肺腎氣虛等,若要深入辨證,其實還分真虛與假虛,這樣的辯證法非一般熟諳中醫者所能辨識。幸好,中國發佈《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》標準,這套標準將體質分為平和質、氣虛質、陽虛質、陰虛質、痰濕質、濕熱質、血瘀質、氣鬱質、特稟質九個類型。這樣的分法雖然不像原始中醫診斷法的細膩,但對一般人而言可就簡單多了。 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-中醫體質標準化量表。
中醫體質的辨識(一)平和質 (A型) 氣虛質 (B型) 陽虛質 (C型) 陰虛質 (D型) 痰濕質 (E型) 濕熱質 (F型) 血瘀質 (G型) 氣鬱質 (H型) 特稟質 (I型)
全站熱搜